你得語言癌了嗎?
「進行一個XX的動作」 你得語言癌了嗎?
【聯合報╱記者林秀姿、張錦弘、沈育如、陳智華、馮靖惠、薛荷玉 】 2014.12.19 03:20 am
|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|
語言癌擴散/SNG連線 不停重複、加字…
|
||
媒體可能不是語言癌的「元凶」,但絕對是它大量複製傳播的管道。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鈕則勳分析,有些電視主播或記者即時轉播犯語病,可能是未全盤了解新聞,或是播報時間比預期長,現場又不能停頓,只好重複、加字,爭取思考及緩衝的時間。
鈕則勳指出,主播與記者的播報方式,確實會起漣漪效果,影響社會大眾說話方式。
他說,在教學現場,也看到很多大學生「有樣學樣」,上台報告、討論對答時,出現許多「無意義」話語。
鈕則勳擔憂,語言癌若未及時遏止,不只是掀起「漣漪」,還可能變成語言敗壞的「大海嘯」。
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泰俐分析,冗詞贅字較常出現在年輕的電視主播與記者身上,可能是電視媒體需要大量播報人才,來不及訓練記者所致。
鈕則勳建議,媒體就算無法等新人完成專業訓練才上線,至少要「邊上線、邊受訓」,訓練他們口頭表達及深入了解新聞內容。
要治語言癌,作家張曉風認為,應從媒體和學校教育雙管齊下來改善。她半開玩笑說,電視台也該「進行一個『糾正常用動作』的動作」,從上到下重新在職訓練改進。
|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看問題/別再「無意識」地說話
|
||
從教育現場到電視媒體,公眾範疇到私人領域,當語言充斥冗詞贅字,將失去意義與功能。無意義的表述,也反映出現代人思考與批判能力的不足。無意識地吐出連串「無腦」句型,比不說話還糟。
許多台灣學生直到出國留遊學、打工度假,才赫然發現,當外國學生用簡單幾句話闡明自己主張時,我們為何只能辭不達意地喏喏幾句「還好」、「普通」、「沒差」?
要治療或預防語言癌上身,只被動地減少接受外界的傳染是不夠的,首先還是要強體健身。多閱讀、吸收美好的文字養分,是固源的根本。有「值得說」的內容,是把話說好的第一步。不偏食網路快餐、避開髒話及情緒暴力的餿水油,才能少吐「垃圾話」。
其次,要學習「有意識」地說話,將想法有效地轉化為話語,準確地傳達給他人。這並非與生俱來的能力,需要後天不斷地練習精進,且愈小開始練愈好。
面對日益嚴重的語言癌,要有積極的療法,先來場手術吧,再加上化療。剪去雜枝、去蕪存菁,才能煉出思考及話語中的黃金。
|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語言癌解方/升學考試導正 小學恢復說話課
|
||
要導正「語言癌」問題,學者專家認為,全民都要動起來,從小學到大學的老師都要引導學生多閱讀,並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,作家張曉風甚至主張應恢復小學的「說話課」。詩人余光中則建議透過考試導正觀念,尤其高中或大學等升學考試多考最有效。
張曉風說,根本之道,應從教育做起,包括內在思考邏輯、外在修辭及該有的常識,都要加強。
她認為目前中小學的國文課時數實在太少了,期盼未來國文課的質、量都能提升,並恢復以前小學的「說話課」,從小訓練孩子正確的表達技巧。
新北市江翠國中國文老師陳恬伶說,雖然上課常得趕進度,但老師仍應利用國文課進行語言訓練,教學生完整表達對事情的看法;如A學生回答,B學生補充,再由C學生歸納,就是很好的練習模式。
台灣常「考試引導教學」,余光中建議,可透過考試來引導學生學習正確、簡潔的語法。如二○一一年國中基測國文科,就曾以「陸續展開一個救援的動作」為例,要考生辨正電視記者的文稿有哪些贅詞。
陸生表達與論述能力明顯比台灣學生強,景美女中國文老師陳嘉英分析,閱讀量大是主因之一,大陸各級學校均規定學生「漢字聽寫」及「默書」。
她建議,我教育部也應成立教材研發中心,訂出各級學校的閱讀量,並訓練教師改良教學。
許多學生在學時沒能學會口語表達,出社會後吃了虧,才回頭補救。
中央廣播電台導播王筱鳳在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、劍潭華語文國語正音班教正音與聲音表達,因不少職場要求員工具備表達溝通能力,一些高階主管、業務、空服員也向她學正音、減少冗詞贅字、矯正口頭禪,增加職場競爭力。
王筱鳳舉例,要學生談談籃球明星林書豪,很多人說來說去,就只有「林書豪籃球打得好好,大家都好喜歡他,真的好酷喔」這幾句,缺乏修辭與語言素養。
公務員論述能力也很重要。在公務體系服務近廿年的黃姓公務員認為,應訓練基層公務員「旁聽」,學習傾聽主管發言,修正自己說話的錯誤習慣,並訓練在三分鐘內把政策說清楚、讓對方聽懂。
|
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